2013年7月3日 星期三

感言:七.一「嘉年華」



感言:七.一「嘉年華」

自二零零三年起始,每年的七月一日皆有遊行,社會各界會就其團體、社群及政治理念組織成遊行隊伍,風雨不改下遊行到政府總部或一些象徵性的地點如禮賓府向政府表達訴求。第一次的七.一遊行的威力令政府問責官員及行政長官下台,及後的則未有如巨大的影響力。至今年的七.一遊行,天公不造美的情況下香港市民以腳為我們未來走出一片新願景,「雨過必然天清」,對社會問題及諾實普選的要求此起彼落,要求維護香港自由、廉潔及公義,爭取民主之聲比天上雷聲更有震懾力。

在大遊行另一方則有慶祝回歸的一系列活動,向市民展示香港社會的繁榮安定。這是現在政府功能上可以於七.一做的事;縱使萬般不和諧穩定都需要讓各方知道香港社會仍然是「安穩」的。我們皆有自由去參加七.一遊行及慶回歸活動,不被二元對立的「維穩或搞亂」論述所影響,這正正是我們的核心價值!

眼見我們香港社會的優勢如廉潔制度、品質管理制度及司法制度等等都逐步迷失及被附近地區追上,我並沒有我族中心的主張,但如不堅持一國兩制的高度自治理念,香港將會由全球城市淪為一些周邊城市。

小弟並沒有參加七.一遊行及慶回歸活動,當然我有自己的「藉口」。藉口如下:


1.      主題分化:每年的七.一遊行都以一個大範圍的口號下有著各自不同訴求。「自由VS集中」

2.      警民衝突:遊行必會有衝突出現,但這些衝擊、V煞或絕食行動又實貽笑大方*。「又要威,又要戴頭盔」

3.      溝通理性:遊行或社會運動進行中真的需要理性,當雙方都不理性地要自己「自由」時,沒有同理心下,衝突自然出現及激化。

4.      我們的不耐煩:無論政府官員、議員及中央皆對本土民生議題較為短視,前朝遺下的難題需要一定時間去重建,但我們又沒有耐性又不信任又不投入參與。「要搵食呀,大佬;放假咪出嚟行下囉!」


小弟亦非建制人士,但相信人有病就要求醫及服藥,找出生病原因及治療方法;病入膏肓者都要服藥及治療。社會亦如是,我們能否否極泰來,看我們有沒有耐性及能否選到一位有心治病的大夫了。

雖香港未到「革命」的時機,但現在絕對是生病了的運動員。

*可以比較南韓一些社會運動手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