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日 星期一

以巴情仇.圖看世界.拉闊視野

以巴情仇.圖看世界.拉闊視野


從全球研究學部.社會科學系的叮噹副教授分享了以下一圖:「以巴情仇」
當中有感,而發此文。

轉載自明報網站
以巴之間的情仇又未必是單純以宗教或歷史或霸權主義可以看得清,當中連繫著各國於中東的角力。

猶太人的復國運動.錫安主義(Zionism),「錫安主義」下的猶太人復國活動維持了多於3000 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1917 年,時任英國外交部長貝福爾(James Balfour)的發表了支持猶太復國運動的《貝福爾宣言》,支持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自治國家。

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後1920 年,土耳其奧斯曼帝國(Ottoman Empire)領土的協議中,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的中東領土成為英法兩國的委任統治地區,英國向猶太人放開了移民巴勒斯坦的大門,於是大量猶太人開始從阿拉伯國家及世界各地回流巴勒斯坦。

1947 4 月,聯合國設立了巴勒斯坦問題特別委員會,並訂下巴勒斯坦分割案和巴勒斯坦聯邦案。同年11 月,聯合國大會投票,通過了巴勒斯坦分割案的181 號決議案。於次年年5 14日,在英國託管期結束前一天,以色列國正式宣佈成立,更於1949 5 11 日被承認為聯合國的成員國」。「錫安主義」的主張亦大致完成。

以色列立國及擴張至今,巴勒斯坦先後出現不同的「恐怖主義」武裝組織包括(法赫塔、哈瑪斯及真主黨等)對抗猶太人的入侵及迫害,對那些「恐怖主義」武裝組織的論述皆由西方世界的價值觀進行論述,因西方國家認為巴勒斯坦「恐怖主義」武裝組織的背景都與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有關,而造成文明衝突.宗教文明衝突。但在猶太復國主義者發動「阿裡亞」之前,千百年來巴勒斯坦原住民們和猶太人、基督教徒等友好相處,從來沒有像歐洲那樣迫害過猶太人。在猶太復國主義者大量移民巴勒斯坦的時候,通過各種手段獲取土地之後實行「白地政策」,強行驅逐祖祖輩輩居住於此的阿拉伯居民,因此才挑起了阿猶矛盾。

我們要考慮的是當時聯合國於二戰後的181 號決議案沒有對巴勒斯坦當地的阿拉伯人尊重,「聯合國憲章規定一個國家的分裂或統一應由當地居民投票表決聯合國尊重當地居民的意志和選擇即所謂民族自決權」。

今年巴勒斯坦成功成為聯合國的「觀察國」,但我們亦見到國際治理組織在一些在長期涉及前冷戰及當代地緣政治之間爭議中顯得無力。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仍然擁有最終否決權甚至無視組織之間契約。從聯合國加沙衝突問題實況調查團的報告中,其中一項提及:

「當時孩子們正從學校回家,加沙的街道上擠滿了忙碌著自己日常事務的人們,這一時機似乎經過計算,目的是要造成最大限度的混亂,在平民中製造大範圍恐慌。許多平民被拘留,甚至在試圖投降時被打死,他們的遭遇表明,已經特地制定出有效的接戰規則、標準作業程式和給實地部隊的指示,以創造一種環境,以無視基本的國際人道主義法和人權規範來取代適當顧及平民生命和人的基本尊嚴的做法。」「調查團關切地注意到以色列官員,包括高級軍事官員的公開言論,大意是不相稱地使用武力、攻擊平民和破壞平民財產是實現以色列軍事和政治目標的正當手段。調查團認為,這種言論不僅有損於整個國際法制度,而且也不符合《聯合國憲章》的精神,因此,應該受到明確譴責。」

至於以色列受到聯合國什麼的譴責,建議則只能倡議國際社會對加沙地區提供人道援助沒有實際議案「對付」以色列相關政府及有關官員。

那以巴之間究竟是宗教文明、文明衝突、國族鬥爭、國際大國/ 集團角力下的棋子?
·         宗教文明衝突不成立,當中無法單一論述猶太教、基督教、天主教與伊斯蘭教之間的對立而發生的衝突;發動復國運動的猶太人,順著「錫安主義」的目標工作;同樣巴勒斯坦內的自治組織「被稱為恐怖主義組織」,順著古蘭經的教義生活,只是我們當代以理性及世俗化的生活方式去看別的族群生活。
·         國族鬥爭可以成立,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當代的地緣關係變遷中可以找到約旦河一帶的格局一直在變,十分明顯發找到兩個不同的種族在爭奪佔領及抗爭「侵略」。
·         國際大國/ 集團角力下的棋子,我們可以從地圖之上觀看以色列的位置,西鄰地中海及西奈半島,東鄰約旦、敘利亞、沙地阿拉伯,再遠有伊拉克;這是一個亞歐非三洲之間的戰略位置,當中有多少是親西方國家,如今大都被「自由主義及民主主義」所「解放」,推翻獨裁者統治,但她們獨裁政治也是民主制度所選的,這才是吊詭之處。
o   大國不會直接與相等水平的對手較勁,而會動員其次一級的盟友在戰略地區維持或製造爭議,我們可以從冷戰及後冷戰至現美俄中角力看到。

o   以色列可以為美國冷戰時及當代之棋子,巴勒斯坦呢?

總結,恩怨情仇可能不能一招了結,可能她們都受著「外部勢力」影響,為求目標,甘為棋子。反思他們間的情仇,回想人世間的矛盾,只你一息尚存,生活在制度之內,我們都無法得到「真.自由」,即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退出江湖紛爭,亦只有離這個世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