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3日 星期日

理工人說理工事.理大民主牆風波


理工人說理工事.理大民主牆風波
首先要利申:
小弟十九年前理工畢業,身為一個理工人,談談理工事相信絕對可以。
理大民主牆風波,我們作為局外人很難作一個十分客觀的評論,只能有主觀一點的論述,以下為一些自己的觀點:

1.      學生會管理的民主牆用一半去紀念雨傘運動,首先作這個改動有什麼程序要處理;改動後理大的管理部門發現有「港獨」相關的留言,但未知有沒有對學生會作出警告,要求學生會處理相關言論;然後將該半版封掉,學生會及關注的學生是否一開始便十分激動到去圍堵校長及其他管理層辦公室或去騷擾教學職員呢,相信他們都經被多次的「無視」才會去這次風波的核心,到校長室「生事」。

2.      可能不少朋友認為學校要收回民主牆並無問題,因去到「港獨」議題,不可以以言論自由去討論;無疑各大院校皆不會支持「港獨」,我也不例外;但亦不應亂為學生扣帽子,以言入罪,這與文革年代的「批鬥」有何分別。例如:每逢年青人做了一些事,包括:被起訴、發表一些對政府/ 管治組織訴求或做出一些非主流行為時;都會很快被定性為「港獨份子」、「廢青」或者黃絲。發言者都需要理性,有證據才可批評別人。萬一這位被批鬥的人是閣下親友時,不知道感受如何。

3.      如有看當日短片的朋友,當然有人會說短片可以被刪改,片中的學生做的行為的確是無禮,但未至過激的肢體衝突,有否禁錮及毆打,有點難定案,需警方介入調查會準確一點;正如當年港大的衝擊校董會事件,不過處理手法及後果各異。無禮的行為是不該發生,但雙方都要理性地反思一下為何要有如斯的衝突。

4.      理念、角色及身份不同致不同懲罰的考量。
小弟自小接受的教育是講: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有教無類;我們是否需要把做錯事或無知的人教好呢?
聽的聖經是:耶穌寬恕別人七十個七次,我們沒有耶穌的偉大,但我們應該有氣度去原諒及包容別人的「錯失」。
工作時老闆都會給予機會讓自己改過,做好工作。

可能教授們作為教育工作者一定認為應該「有教無類」,作為有信仰的人應該盡量去寬恕別人,那作為管理者呢,對做錯事的人應該以什麼態度去處理?
純以「法」治校,還是法情理俱備才使人信服?
明白教授們有時是身不由己的。

5.      錯就要認,打要企定;罰是應該,但未免罰得太盡,先不理是否要有寒蟬效應,「社會服務令」、「停學」及「即時離校,永不錄取」對這幾學生而言,是否會令他們改變到回歸理性,還是會令他們更加「反」建制、激進?既然做出看似「趕盡殺絕」的懲罰,倒不如報警讓他們面對法律制裁(如他們真的做過禁錮及毆打行為)

風波內外的學生是否無賴,是否該罰,是否「港獨份子」;要罰的已罰,但我們無法知道四位學生是否「港獨份子」,只知他們的前途已受到極大的負面影響。一個決定足以影響一個人的人生。

2017年6月7日 星期三

困惑.信任的疑惑

困惑.信任的疑惑

人生於社會,人與人之間,信任很重要,誠信很重要。

信任是源於對一件人和事的信納開始,建立信任及誠信,需要大量時間及考驗;拆毀信任及誠信,只是需要一秒鐘。誠信則是比信任更高層次,是真視信任關係所產生利他性的表現。
對於信任,考驗總會遇到的,「真相」只需通過辯解及行動才能逹至真正相信,經得起考驗才是真正的信任。當你越想相信一件事的時候,動搖你的考驗定必接踵而來,考驗你對一件事的堅定程度,而令人反思與人的信任關係。

遇到一些難以置信的事或指控,的確是一件對信任的挑戰。人的信念是會被動搖的,產生困惑。
例如,A君一直信任一位平日十分值得信賴有誠信的她(B),被發現因為一件事「欺騙」A君及其朋友,A君十分困惑、懊惱及憤慨,因A君明白他們之間的信任關係正面臨考驗,而且十分多的指控對B君誠信產生著質疑,即使B君盡力解說、「坦白」及表達感受,A君心裡是很想相信(因為基於一直的信任關係),即使堅持,但在那些指控中都只能以半信半疑心態去看此事,十分期望B君能夠透過合理的理據及行動去令其安心,越過考驗。
AB君的兩個論述:
  1.  A君十分信任B君,但當B君「欺騙」A君時,A君的感受會是震驚、錯愕、失望及氣憤,而A君知道指控B君的人亦十分可信,更感困惑、無奈及無力,心裡產生了一個衝動去求證,B君是否真的「欺騙」,尋找任何「信任」的理據去說服自己,讓信任維持。
  2. B君:
    • B君十分信任A君,但當A君對B君作出不信任指控時,B(如沒有欺騙隱瞞)的感覺會是震驚、錯愕、委屈及失望,都十分希望通過當時的討論去解釋一切,消除A君的質疑。
    •  B君十分信任A君,但當A君對B君作出不信任指控時,B(如有預謀地欺騙隱瞞)的感覺會是擔心及逃避,擔心被揭發影響關係(不過已經破壞了關係),繼而一個接一個的謊言嘗試去逃避面對。不但沒有消除A君的質疑,更加加深A君對B君的不信任及懷疑。


不同年代人際關係皆有其複雜性,尤其是現代社會,當你有著多重身份角色時,更加需要重視自己的誠信,可能一些表面上「冇乜大不了」的事情,足以一秒間摧毀自己了的誠信。一次信任的考驗,不會完全影響整個信任,畢竟信任非一朝一夕建成,只要雙方同心及坦誠去面對這個考驗便有能力跨過。

說到尾,只要你珍惜,便會有信任,就會有誠信,關係會穩固。


共勉之。

2016年12月16日 星期五

捍衛立場.任重道遠 - 前言

捍衛立場.任重道遠
謾罵.參與.了解.尊重 - 公民社會

前言.為何要選

選舉,不論是民主普選或小圈子選舉,從來都是一個制度內篩選手法及方式,亦都是一場「遊.戲」。制度內的角力是爭權及增權過程,而不同層次的選舉可以說是在社會內不同層次的角力及爭.增權。小至班房內選班長,大至國家級別的國家領導選舉,全世界(包括君主立憲、社會主義、獨裁政府、部落社會等)都會有選舉去令人民及國際社會信服,只是你相信及服從與否。

悲觀而言,不論我們會否改革或革命,都沒有可能達至「烏托邦」,只是能把一個「被厭棄的鐵籠」換另一個「想要的鐵籠」,但我們卻不能不要「鐵籠」。即是,改革制度或革命推翻現有制度也好,都只是權力轉移,一套制度換另一套制度,但可悲的是,我們現在是沒有大制度及系統(機制)不可,而我們亦是否過於對系統敏感及依賴亦是當代社會需要探討的意識形態。

現在,香港的社會制度尤其以醫療、教育及社會福利可謂百孔千瘡,他們都是讓社會穩定的重要元素(可從堅尼系數中找答案)。制度的崩壞非一日及一人所能達成,實在有賴各方持份者的通力「合作」及「爭取」方能讓其崩壞。

離地一問,人本服務、政策及制度能被系統、機制及理性化的數字統御嗎?被工具所統御的服務還可稱人本服務?應該稱為客戶服務。

我們能夠純粹依靠「無形之手」.市場機制?任志剛教授認為市場都會有失效之時,從來自整筆撥款制度及概念用於醫療、教育及社會福利,所謂成立了的醫管局、校本管理及LSG,讓我們認為市場機制是可以何等有效、公開透明及創新服務,但我們又能否預防市場失效嗎。請恕我武斷,政府所謂的「第三條路」,市場加政府理念在今日讓我們明白當局一心想把責任外判、節省開支及加強控制。

舊制度不去,何以迎接新制度。「有形之手」把整筆撥款制度推翻舊有實報實銷制度,我們亦可以推倒整筆撥款制度去建構另一個制度,而我們必先有一套新制度的思維。


今次為何一向自命低調的自己願意成為小圈子的一員,發現現時社會自97年後已經進入了一個「奇怪」的世代,市民的自由逐漸被自己放棄及權力所催毀,努力耕耘看不見希望,向上流動的迷思完全破滅,人與人與族群與生活之間關係異化,可能覺得真的到了要出聲的時候,不能只在圈外吶喊及默默做,需要負多一點公民責任。

2015年11月27日 星期五

沒有駐校社工.你呃人.教育局

沒有駐校社工.你呃人.教育局

先講一個故事,如有雷同實屬不幸。
在一個國際大都會中,一名迷失的小學生家長,發現自己的小孩有學習及情緒上需要;她十分焦急地尋找協助。她聯絡自己的姊妹,姊妹叫她去找區議員,區議員叫她找綜合家庭服務中心社工,綜合家庭服務中心當值社工評估她的家庭沒有什麼危機亦不是管教困難,提議她去找駐校社工協助。
於是家長就馬上致電聯絡教育局問她的小孩就讀的小學有沒有駐校社工,接線的職員按程序回答「你所查詢的學校並沒有駐校社工,駐校社工服務亦只中學才會提供。你可以向社會福利署查詢。」
焦急的家長聽完更加焦急,馬上致電社會福利署了解,接線的職員按程序回答「駐校社工服務只在中學提供,沒有為小學提供服務,你可以向教育局或你子女就讀小學查詢。」
焦急的家長心想「冇諗過求助會被人當波咁踢

焦急及無助的家長問其他家長然後聯絡學校查詢。
學校職員「乜乜乜小學,你好,請問有乜野幫到你。」
焦急的家長「你好,我係呢學校一年級學生某某某的家長,我想問我地學校有冇駐校社工?我想搵佢。」
學校職員「某某某家長,我地學校冇駐校社工喎。」
焦急的家長「吓但係其他家長話有喎」
學校職員「哦你話阿乜姑娘,你等等

焦急的家長與乜姑娘電話溝通後,乜姑娘會約她與學生面談,表示會跟進他們的需要。
事後,焦急的家長覺得有問題,心想「明明阿乜姑娘係社工,點解教育局同學校職員話冇呢?」

家長會知道學校裡有社工,甚至職員教師們都知道,為何會說沒有駐校社工
你也可以致電各小學查詢有沒有學生輔導人員,亦可能有相似的問題,為何?

因為全港小學從來都沒有駐校社工,只有中學有提供服務。從教育局於2003年開始的「全方位學生輔導服務」,「學生輔導人員應協同全體教職員、家長及社會人士,為學生提供全面而廣泛的輔導服務,協助學生全人發展和終身學習,而且促使他們能夠一生不斷自學、思考、探索、創新和應變,以面對成長路上的各項挑戰。」[1] 學生輔導人員、學生輔導教師及學生輔導主任均是在小學提供輔導服務,駐校社工在那裡?教育局從來沒有說明及指示小學是必須聘用社工擔任學生輔導人員,那何來駐校社工。家長從來都是認知學校有社工,就是駐校社工,但當家長問學校或教育局有沒有駐校社工時,你就會覺得十分奇怪。
那學生輔導人員是等於駐校社工?官方答案可能是「這是校本可自行聘任有或沒有社工訓練的人士擔任學生輔導人員」。官方答案一向答非所問,坊間家長一向認識駐校社工一職,源於中學社工服務以及近期討論中的幼稚園駐校社工,可能在十五年免費教育推行後,社會福利署都可能會資助該幼稚園駐校社工服務。再思考,如幼稚園有駐校社工,中學已有駐校社工,為何小學會這樣「特別」,有此服務斷裂面?
在此不談教師、輔導員及社工之間專業性,但其聘任要求表面上看來很有彈性,骨子裡實在對三者都不太尊重;三者都其獨特性及角色,只能並存,不能互相取代。
學生輔導人員並不一定是駐校社工,但家長認知小學是有駐校社工,提供輔導服務;名不正,言不順,行不通。

請教育局公開學生輔導人員的受訓練資歷,讓家長知道學生輔導人員是否等於駐校社工。

你呃人,教育局!




[1] 香港特別行政區教育局(8/2015)小學「全方位學生輔導服務」指引.第一章「全方位學生輔導服務」的原則和服務範疇

長江後浪推前浪,應當一代新人勝舊人

香港經歷雨傘運動後的一次全港性的大型選舉.區議會選舉於20151122日落幕。一個選舉,總會有新人上場,有舊人落寞落場。正正是新舊交替,新陳代謝的正常現象。
從不同報章及新媒體的論述,傘兵及本土派的成功以至政團大老的失守,但無影響傳統政黨在區議會的議席,新舊交替。
一場政治工程一定有政治取向、決定及影響,不是單以「蛇齋餅糭」或「我要真普選」為口號就可以得票當選;而地區工作才是反映當選人「選舉時的各候選人」的平日深耕細作,處理地區議題及接觸街坊態度,致他們能夠當選。

一群年輕的當選人更被視為議會的動力,把一些更在地的聲音帶入區議會,推動議會革新。

2015年11月2日 星期一

以巴情仇.圖看世界.拉闊視野

以巴情仇.圖看世界.拉闊視野


從全球研究學部.社會科學系的叮噹副教授分享了以下一圖:「以巴情仇」
當中有感,而發此文。

轉載自明報網站
以巴之間的情仇又未必是單純以宗教或歷史或霸權主義可以看得清,當中連繫著各國於中東的角力。

猶太人的復國運動.錫安主義(Zionism),「錫安主義」下的猶太人復國活動維持了多於3000 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1917 年,時任英國外交部長貝福爾(James Balfour)的發表了支持猶太復國運動的《貝福爾宣言》,支持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自治國家。

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後1920 年,土耳其奧斯曼帝國(Ottoman Empire)領土的協議中,土耳其奧斯曼帝國的中東領土成為英法兩國的委任統治地區,英國向猶太人放開了移民巴勒斯坦的大門,於是大量猶太人開始從阿拉伯國家及世界各地回流巴勒斯坦。

1947 4 月,聯合國設立了巴勒斯坦問題特別委員會,並訂下巴勒斯坦分割案和巴勒斯坦聯邦案。同年11 月,聯合國大會投票,通過了巴勒斯坦分割案的181 號決議案。於次年年5 14日,在英國託管期結束前一天,以色列國正式宣佈成立,更於1949 5 11 日被承認為聯合國的成員國」。「錫安主義」的主張亦大致完成。

以色列立國及擴張至今,巴勒斯坦先後出現不同的「恐怖主義」武裝組織包括(法赫塔、哈瑪斯及真主黨等)對抗猶太人的入侵及迫害,對那些「恐怖主義」武裝組織的論述皆由西方世界的價值觀進行論述,因西方國家認為巴勒斯坦「恐怖主義」武裝組織的背景都與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有關,而造成文明衝突.宗教文明衝突。但在猶太復國主義者發動「阿裡亞」之前,千百年來巴勒斯坦原住民們和猶太人、基督教徒等友好相處,從來沒有像歐洲那樣迫害過猶太人。在猶太復國主義者大量移民巴勒斯坦的時候,通過各種手段獲取土地之後實行「白地政策」,強行驅逐祖祖輩輩居住於此的阿拉伯居民,因此才挑起了阿猶矛盾。

我們要考慮的是當時聯合國於二戰後的181 號決議案沒有對巴勒斯坦當地的阿拉伯人尊重,「聯合國憲章規定一個國家的分裂或統一應由當地居民投票表決聯合國尊重當地居民的意志和選擇即所謂民族自決權」。

今年巴勒斯坦成功成為聯合國的「觀察國」,但我們亦見到國際治理組織在一些在長期涉及前冷戰及當代地緣政治之間爭議中顯得無力。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仍然擁有最終否決權甚至無視組織之間契約。從聯合國加沙衝突問題實況調查團的報告中,其中一項提及:

「當時孩子們正從學校回家,加沙的街道上擠滿了忙碌著自己日常事務的人們,這一時機似乎經過計算,目的是要造成最大限度的混亂,在平民中製造大範圍恐慌。許多平民被拘留,甚至在試圖投降時被打死,他們的遭遇表明,已經特地制定出有效的接戰規則、標準作業程式和給實地部隊的指示,以創造一種環境,以無視基本的國際人道主義法和人權規範來取代適當顧及平民生命和人的基本尊嚴的做法。」「調查團關切地注意到以色列官員,包括高級軍事官員的公開言論,大意是不相稱地使用武力、攻擊平民和破壞平民財產是實現以色列軍事和政治目標的正當手段。調查團認為,這種言論不僅有損於整個國際法制度,而且也不符合《聯合國憲章》的精神,因此,應該受到明確譴責。」

至於以色列受到聯合國什麼的譴責,建議則只能倡議國際社會對加沙地區提供人道援助沒有實際議案「對付」以色列相關政府及有關官員。

那以巴之間究竟是宗教文明、文明衝突、國族鬥爭、國際大國/ 集團角力下的棋子?
·         宗教文明衝突不成立,當中無法單一論述猶太教、基督教、天主教與伊斯蘭教之間的對立而發生的衝突;發動復國運動的猶太人,順著「錫安主義」的目標工作;同樣巴勒斯坦內的自治組織「被稱為恐怖主義組織」,順著古蘭經的教義生活,只是我們當代以理性及世俗化的生活方式去看別的族群生活。
·         國族鬥爭可以成立,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當代的地緣關係變遷中可以找到約旦河一帶的格局一直在變,十分明顯發找到兩個不同的種族在爭奪佔領及抗爭「侵略」。
·         國際大國/ 集團角力下的棋子,我們可以從地圖之上觀看以色列的位置,西鄰地中海及西奈半島,東鄰約旦、敘利亞、沙地阿拉伯,再遠有伊拉克;這是一個亞歐非三洲之間的戰略位置,當中有多少是親西方國家,如今大都被「自由主義及民主主義」所「解放」,推翻獨裁者統治,但她們獨裁政治也是民主制度所選的,這才是吊詭之處。
o   大國不會直接與相等水平的對手較勁,而會動員其次一級的盟友在戰略地區維持或製造爭議,我們可以從冷戰及後冷戰至現美俄中角力看到。

o   以色列可以為美國冷戰時及當代之棋子,巴勒斯坦呢?

總結,恩怨情仇可能不能一招了結,可能她們都受著「外部勢力」影響,為求目標,甘為棋子。反思他們間的情仇,回想人世間的矛盾,只你一息尚存,生活在制度之內,我們都無法得到「真.自由」,即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退出江湖紛爭,亦只有離這個世界。

2015年10月29日 星期四

舊文:後雨傘運動,何去何從 (一)

後雨傘運動,何去何從 ()


七十九日的公民抗命行動、雨傘運動、佔中等未定案的社會運動,無論「左右、黃藍」的論述為違法還是合情合理的公民抗命,這次的社會運動表面上看似已經完結,問題表面是政制改革的方案中,市民參選權受到剝奪;社會運動的行動結束,但表面問題尚未處理。那這個後雨傘運動時期,左右黃藍、激進派、和理非非及沉默的大多數該何去何從?

為何運動未定案?
雨傘運動今日都未能蓋棺論定因為她的目標尚未成功或確定失敗而未能有一清晰歷史性的定案及論述。
論述權一直由有權力一方操控,以下有幾個方向的認定:
·         官方:認定為違法的佔領行為,應予以譴責及追究法律責任。
·         黃絲帶朋友及民主派:認定這是公民抗命行動,是爭取普世民主價值的社會運動,是民間逼不得已對政府的反動,爭取真正的普及選舉,讓所有香港選民有參選權。
·         激進民主派:認定這是公民抗命行動,可以有機會影響政府運作,以勇武抗爭,爭取主流論述。
·         城邦派:認定這次社會運動有助推動其城邦論,所謂「港獨」的論述。
·         普羅市民:認定這次社會運動,起初為學生運動及爭取民主的行動,均十分同情及支持;至佔領行動出現及持續,部份市民覺得影響到他們日常生活、出現暴力衝擊及「主導者」統合力日衰,漸漸支持度減低。
實際的佔領行動表面完結原因為內部不統合及低估了外在司法程序「禁制令」執行的影響。請恕小弟事後孔明,小弟已早在佔中運動籌備階段間與投入參與的朋友討論,請他們參考美國佔領華爾街事件及香港響應佔領華爾街事件的行動「佔領匯豐銀行」。雖然事件背後性質與佔領中環有所不同,唯行動手法有相似之處。
香港響應佔領華爾街事件的行動因匯豐銀行向法院申請禁制令而被清場結束,若佔中運動期間有組織或政府申請禁制令去清場的話,運動組織者應思考如何應對。可是不知是朋友沒聽入耳,還是組織者過於樂觀。


整個雨傘運動對香港社會的影響深遠,她讓市民參與政治的意識得以醒覺,從而更加關心社會;亦把過往社會各界潛藏著的矛盾帶到表面,加劇了上至社會,下至家庭朋輩的關係疏離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