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

「發牌」局加「牌費」,不是錢的問題



「發牌」局加「牌費」,不是錢的問題

近日業界內鬧得熱烘烘的是「發牌」局傳聞會加「牌費」,加百份之五,共二十元正。
迴響甚大。同工反對比支持多,為何。
其實,同工都不在乎這由四百元加至四百二十元的二十元,而是在乎:
這些年來發牌局為我們做了什麼
除了自置物業、花大量行政費外,我真看不到發牌局為業界做了什麼
「點解發牌局只是花錢於告及投訴社工,而不是維護社工專業嗎?」
業界同工都要守SQSISO900x,但我不知發牌局同事要不要守?有什麼人可監察他們
「社福機構歷年的財政需要透明及公開,為何發牌局的財政報告只有一年參考呢?」
「我們連發牌局有多少位職員工作都不知,職能只是處理發牌事務,還有什麼工作呢?」
發牌局內委員會成員能否為同工發聲,有多少人還是前線社工?」
上述都只是部份同工對「發牌」局的質疑,功能上「發牌」局的出現是透過有法律約束的制度保障社會工作者的專業身份不被誤用及冒用。我們相信「發牌」局為社會工作者建立了專業制度,如同會計師、律師及醫生等。

社會工作者可以成為專業,有賴制度的互相協調去建構。當中最少包括:
教育
·        透過學院的社會工作課程,訓練具有社會工作特有的知識、理念及實務技巧,及完成一百六十小時的實習;
法律
·        透過法律條文,訂明社會工作者的定義及獨有性;
行政
·        透過建立行政機構(「發牌」局)以監察同工及實行法律條文訂明社會工作者的職掌;
o   讓公眾認識社會工作者的專業工作;
o   審核社會工作課程的認受性;
o   處理對社會工作者的申訴;
o   維護社會工作者的專業形象。
還有民間對社會工作者的期望,在地文化及社會工作者本身對社會工作的詮釋。

「發牌」局的「牌費」很多年沒有調整是事實,但我們無法得知她過去運用我們所交的「牌費」,只能見到2013年的核數報告[1],以前的十年呢?究竟「發牌」局是有盈餘還是一直虧損,如加「牌費」的原因如果只是2013年有赤字或有其他因素,員工架構及財務管理又是否需要檢討?


[1] http://www.swrb.org.hk/documents/audit%202013.pdf

2013年11月5日 星期二

社會福利與中產生活的論述.消失的中產.二


中產@社會分層
於現代社會中,社會分層及階級是必然的存在;社會流動亦是我們所鼓吹的,當中是需要通過教育及工作去達至,這是可用於傳統的資本主義本土工業社會,因是傳統現代社會的論述,讓我們適應「鐵籠」內的生活世界。可是當市民見到堅尼系數所論的貧富懸殊問題時,馬上便想到社會福利應當如何幫助貧苦大眾,但中產人士呢;從上文的調查中,他們實有著表面風光,內裡滄桑的現況。

表面風光:

1.      擁有一所或多於一所物業(市值200800)
2.      在其工作擔任中層管理或專業工作
3.      有良好的人脈及家庭背景
4.      高學歷及專業知識
5.      生活有品味及文化

內裡滄桑:

1.      由於擁有物業,中產需要向銀行做按揭,以市值200800萬的物業,約月供800025000,供2025年,成為既有安全感又滄桑的樓奴
2.      由於位任中層,左右做人難,又要不停工作,心身壓力大,有機會「過勞死」
3.      看似很多朋友,但那位是知心友;家庭背景都嬰兒潮下出生的父母,靠他們自己的努力及香港的機遇才能成為「中產」,他們對我們有所期望,同時他們又有一定收入,到退休時亦要維持到接近退休的生活,對現在的中產亦構成一定生活壓力
4.      由於學歷澎脹(credentialism)的關係,我們都進入了「以有涯隨無涯」的世界
5.      由於中產人士需要建構一個生活世界及規範,至於是否有藝術及文化或品味,這是十分個人化的討論,但他們得到同階層的人士認同,就算不認同的品味都會表面認同以讓自己維持中產的身份

中產人士位列社會的中間,比上不足,比下現卻不是有餘,只是「我睇你好,你睇我好」。他們被認為較少需要使用及接受社會福利服務,可是:

1.      從一個平等的角度去看,他們有義務納稅而較難接受社會福利(包括房屋及醫療),何以平等機會;
2.      從公平的角度去看,他們又看似較有經濟能力使用私人市場提供的有關服務,現況下私人服務他們是不能長期使用及講買;
3.      從民主的角度去看,下層建築的人口比上層的多,但少數卻控制多數,而從來世界上的任何制度都不民主,只有有限度的民主;
4.      從自由的角度去看,他們是看似擁有較大的自由去選擇,但現況下他們的選擇空間十分狹窄(大企業霸權);基層亦清楚地明白完全沒有選擇空間接受私人市場的服務,但公共社會福利服務的願意為基層提供服務(因社會工作者/ 相關人員大部分都有良心),而他們只要願意接受服務及通過制度的審核便可;雙方都有低度的自由去選擇及接受社會福利服務;
5.      最後從公義的角度去看,各階層都對公義有其論述(Discourse),誰有權力[1]才有公義,即各方都為自身的利益出發,認為己方有較大福利需要。

之後再有社會轉型下的中產...


[1] 權力的來源:擁有生產工具(馬克思),知識(傅柯)及學歷,社會地位,財富

2013年11月1日 星期五

社會福利與中產生活的論述.消失的中產


前言:

相信普羅市民認識社會福利的基本功能為一個安全網去保障市民的福址。基層市民或位於貧窮線下或有特殊需要的組群多能享用到社會福利服務,包括綜合援助、傷殘津貼、長者高齡津貼;社福機構提供的支援、預防、補救及發展性服務;除此之外,社會福利還包括教育、房屋及醫療服務,普遍市民都會接受及享用到基本的服務。

這次討論嘗試了解,為何中產會機會消失,社會福利與中產人士有多大的相關性;「後工業社會」的現在,中產人士如何在M型社會中消失。若中產階層消失,社會功能及界限會否改變?我們又能否無止境向上或下流?

誰是中產
在香港,一個較著重市場經濟但走「第三條路」[1]的社會,中產生活是如何被建構,據一項調查[2]中:

「調查發現,市民大眾詮釋「中產」時,認為財富(包括「擁有一定的資產」、「擁有自置的物業」和「高收入」)較一般用來界定社會經濟地位的教育程度和職業來得重要。
市民普遍認為與財富有關的經濟資本條件是界定「中產」的最重要指標。認為這些條件重要或非常重要的受訪者當中,超過五成六 (56.7%)認為最低限度應擁有價值200萬至少於800萬的物業,才能稱得上「中產」;認為扣除物業價值後最少應擁有50萬至少於600萬資產方可躋身「中產」的逾六成三(63.7%),而逾四成半(45.5%)認為「中產」每月總收入最少應達三萬至少於六萬。」

市民對中產人士的期望為:「有文化修養和關心社會時」,至於如何成為中產,市民有此期望:「透過個人努力(通過教育和工作)成為「中產」較通過家庭或社會網絡更為重要。」從調查中[3],中產是這樣的被界定:

1. 經濟/資產層面,與一般學術研究中提及的經濟資本相類似,當中包括「擁有自置的物業」、「擁有一定的資產」和「高收入」這三項條件。
2. 人力資源層面,即人力資本,這個層面的條件主要是通過個人學業或工作努力而取得的成就或地位,當中包括「高學歷」及「從事管理或專業工作」。
3. 社會層面,源於社會資本的概念,即取得某個社會階層源自於其社會網絡的優勢(包括家庭及自己的朋友),當中包括「有良好家庭背景」及「有社會人脈」。
4. 文化層面,來自於文化資本的概念,即一些有助形成某個社會階層的文化特質,在這次調查主要包括「有文化修養」及「有生活品味」兩方面。
5. 政治層面,提出這個層面,主要由於不少本地研究經常提及「中產」人士一般比較「關心社會時事」及「參與社會事務或政治」,故這次調查亦將兩者納入分析。」

中產人士於現代社會中佔有十分重要的角色,於社會制度內,他們為大多數的納稅人,通過工作及投資所得去納合適的稅項,當然我們可以說他們是有權利及義務去納稅,因他們是通過社會制度成為中產階層,理應對社會有所貢獻。

那些中產人士對社會發展有貢獻嗎,我相信社會內各階層均有貢獻,各司其職,發揮「應有功能」,維持社會平衡(Equilibrium) ,故上層、中產及基層都必需要存在,社會不平均亦會存在,十分功能論論述,親建制。

之後有副題,為中產@社會分層。待續




[1] The Third Way.中間偏右的社會民主主義
[2]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電話調查研究室.20139月.市民對「中產」的觀感意見調查.智經研究中心
[3]智經研究中心20139月.市民對「中產」的觀感意見調查.http://www.bauhinia.org/research_content.php?id=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