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日 星期五

社會福利與中產生活的論述.消失的中產


前言:

相信普羅市民認識社會福利的基本功能為一個安全網去保障市民的福址。基層市民或位於貧窮線下或有特殊需要的組群多能享用到社會福利服務,包括綜合援助、傷殘津貼、長者高齡津貼;社福機構提供的支援、預防、補救及發展性服務;除此之外,社會福利還包括教育、房屋及醫療服務,普遍市民都會接受及享用到基本的服務。

這次討論嘗試了解,為何中產會機會消失,社會福利與中產人士有多大的相關性;「後工業社會」的現在,中產人士如何在M型社會中消失。若中產階層消失,社會功能及界限會否改變?我們又能否無止境向上或下流?

誰是中產
在香港,一個較著重市場經濟但走「第三條路」[1]的社會,中產生活是如何被建構,據一項調查[2]中:

「調查發現,市民大眾詮釋「中產」時,認為財富(包括「擁有一定的資產」、「擁有自置的物業」和「高收入」)較一般用來界定社會經濟地位的教育程度和職業來得重要。
市民普遍認為與財富有關的經濟資本條件是界定「中產」的最重要指標。認為這些條件重要或非常重要的受訪者當中,超過五成六 (56.7%)認為最低限度應擁有價值200萬至少於800萬的物業,才能稱得上「中產」;認為扣除物業價值後最少應擁有50萬至少於600萬資產方可躋身「中產」的逾六成三(63.7%),而逾四成半(45.5%)認為「中產」每月總收入最少應達三萬至少於六萬。」

市民對中產人士的期望為:「有文化修養和關心社會時」,至於如何成為中產,市民有此期望:「透過個人努力(通過教育和工作)成為「中產」較通過家庭或社會網絡更為重要。」從調查中[3],中產是這樣的被界定:

1. 經濟/資產層面,與一般學術研究中提及的經濟資本相類似,當中包括「擁有自置的物業」、「擁有一定的資產」和「高收入」這三項條件。
2. 人力資源層面,即人力資本,這個層面的條件主要是通過個人學業或工作努力而取得的成就或地位,當中包括「高學歷」及「從事管理或專業工作」。
3. 社會層面,源於社會資本的概念,即取得某個社會階層源自於其社會網絡的優勢(包括家庭及自己的朋友),當中包括「有良好家庭背景」及「有社會人脈」。
4. 文化層面,來自於文化資本的概念,即一些有助形成某個社會階層的文化特質,在這次調查主要包括「有文化修養」及「有生活品味」兩方面。
5. 政治層面,提出這個層面,主要由於不少本地研究經常提及「中產」人士一般比較「關心社會時事」及「參與社會事務或政治」,故這次調查亦將兩者納入分析。」

中產人士於現代社會中佔有十分重要的角色,於社會制度內,他們為大多數的納稅人,通過工作及投資所得去納合適的稅項,當然我們可以說他們是有權利及義務去納稅,因他們是通過社會制度成為中產階層,理應對社會有所貢獻。

那些中產人士對社會發展有貢獻嗎,我相信社會內各階層均有貢獻,各司其職,發揮「應有功能」,維持社會平衡(Equilibrium) ,故上層、中產及基層都必需要存在,社會不平均亦會存在,十分功能論論述,親建制。

之後有副題,為中產@社會分層。待續




[1] The Third Way.中間偏右的社會民主主義
[2]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電話調查研究室.20139月.市民對「中產」的觀感意見調查.智經研究中心
[3]智經研究中心20139月.市民對「中產」的觀感意見調查.http://www.bauhinia.org/research_content.php?id=5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